文森特·威廉·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津德尔特一个教牧师家庭,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是一位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向日葵》《咖啡馆夜市》等等。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而自杀身亡。
梵高的母亲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海牙,他的父亲则是一位牧师的小儿子,梵高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晚年只与弟弟提奥和三妹威廉明娜保持联系,而提奥也是梵高这一生中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从1880年开始,提奥给予文森特经济支持。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鸢尾花》(Irises)
创作者: 文森特·梵高(荷兰)
创作时间: 1889 年 (35岁)
创作地点: 法国圣雷米
风格流派: 后印象派
题材:植物
材质:帆布,油画
尺寸:71×93cm
收藏地点:美国加州保罗盖兹美术馆
作品赏析
《鸢尾花》创作于梵高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那时的他已经被关进法国圣米雷的一间精神病院。鸢尾花的话语为光明、力量,而在希腊神话中,鸢尾花指代彩虹女神爱丽丝,她是众神与凡间的使者,梵高作为牧师之子,在画下这幅画时,内心或许也在希望他所信仰的神明能够拯救他,给予他力量。
鸢尾开花色彩纷呈,有白、黄、蓝、紫、紫红和复合色等,法国人视鸢尾为国花,认定它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征。而在梵高的这幅作品中,深紫色的鸢尾花占了画的大部分篇幅,线条细致而多变,花茎层层叠叠,画面看似充满律动和生命力,却给人一种黑压压的深沉之感,再联想到梵高因病而失去的自由,或许画布左侧那朵格格不入的淡黄色鸢尾才是他自己。这让人感受到了梵高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中虽然久陷于绝望的痛苦之中,却仍在不断挣扎,渴求希望的心理。
本内容由yuying收集整理,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haohua.com.cn/archives/313056